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中国休闲三十人】大讲堂从亚马逊到南北极

2015-8-23 15:15| 发布者: 中国国家公园| 查看: 229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张树义身兼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美国EcoHealth杂志第一届副主编等多项职务,是我国第一个到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行长期野外研究与考察的生态学者,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位于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的生态站工作19个月。此外,他还先后去南极、东非大裂谷、澳大利亚、新西兰、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进行科学考察,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有《野性亚马逊》、《蝙蝠环志》、《行走北极》等书籍。他还入选中科院第二批“百人计划”和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在《自然》、《科学》等国际科研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

  针对目前备受推崇的户外运动,我提出了“科学户外”的概念,即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开展有科普内涵的户外活动。

  奇妙的亚马逊生态站之旅


  我非常有幸,年轻的时候到法国读博士,投奔了一个世界顶尖的动物生态学家,这个人在南美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有个生态站。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方圆1000平方公里没有任何人,也不允许人进入。任何人想在其中穿越也不行,是违法的。直升机也不可以低空飞行,想进入这个区域必须得到生态站允许。作为一个中国的年轻人,能够到全世界顶尖的生态站去做科学研究和考察,应该说非常幸运。我在生态站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生态行为,以及它们跟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亚马逊区域面积非常大,但是生态站的面积却只有一丁点。两百年前,这个区域还栖息着当地土著印第安部落的人,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当地的土著印第安部落都消失了。很难想象,就是两三百年以前,当地土著印第安部落用石头在石器上打磨,还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

  进入这个区域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乘坐直升机。在直升机上,可以看到亚马逊热带雨林蜿蜒的河道。如果看到前面有一片云,直升机的驾驶员也不回避,直接钻入云端,这时就能听见四周噼里啪啦的响声。从云端出来之后,身边就是彩虹,仿佛张开手就可以拥抱彩虹一样。

  在生态站可以看到亚马逊热带雨林各种各样的有趣生物。比如箭牛蛙,印第安人从它身上提取毒液,用来狩猎。比如蛇、金刚鹦鹉、树懒等。又如红岩伞鸟,红色的,生活在悬崖峭壁上。这种鸟非常有意思,每天早晨和傍晚一群一群地跳舞,比赛谁更好看、跳得更好,跳得好的才能得到雌性的青睐。

  很遗憾的是我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待了19个月,经常能看到美洲豹很新鲜的脚印,却从来见不到美洲豹。

  有时我会攀到树梢上去做一些科研工作,包括采一些标本。当然也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生物,例如红猴。这种猴子从来不下树,出生在树梢上,食物也在树梢上,而且树梢上有很多植物造就的一个个小水坑,所以不需要到地面来喝水。

  非常幸运,我在生态站工作时发现了一个瀑布,这个瀑布在我之前从来没有人发现,也从来没有标记在地图上。后来这个瀑布被命名为“树义瀑布”。

  有个非常好玩的故事,是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发生的。很多人觉得小动物跟人之间很少有情感交流,但是我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跟一只野鸟像爸爸跟孩子一样一起生活了8个月。

  当时有只小鸟从树梢上掉下来,很快就被一堆蚂蚁包围了,小鸟在挣扎。我原本不想打破大自然的这种生态平衡,没想到小鸟跑到我身边了,无法拒绝,我不可能把小鸟再扔回到蚂蚁堆里去,于是我就“收养”了这只小鸟。慢慢地,我们走到哪儿,它就跟着我们到哪儿。

  小的鸟、兽类在自然状态下不懂应该吃什么,父母吃什么它就学习什么。动物的行为有两类,一类是本能,一类是后天学习。它吃什么是后天学习的。它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它通常应该吃什么,它也在不断尝试。有段时间生态站旁有棵树,开了很多鲜花,我尝了一下很甜,于是这只小鸟没有节制,吃了很多。结果,晚上的时候它就开始呕吐。我身边也没有解毒药,就给它不断灌水。后来,我再拿这种花瓣给它吃,即便是塞给它它也不吃。小鸟记性很好,知道什么东西有毒什么东西没毒。

  在我决定回巴黎的那天早晨,突然非常神奇地来了两只鸟,应该是小鸟的父母,飞到了生态站旁边离我住的房子最近的树上不断地叫。后来,我出了一本书叫《野性亚马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随后我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一起去了南极。

  科考探险南极之旅

  在我的印象中,南极是最美的地方。南极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干扰的地方,有时候海豹就在离你一两米远的地方,你可以跟它合影,它也不害怕,因为没有人伤害它。南极非常静谧。南极冰川下有很多矿藏和资源。至今,南极没有主权之说,是目前全世界真正一块没有主人的地方。

  在南极,经常可以看到有冰川不断开裂,冰川倒了之后,冰就飘浮在海面上。第一次到海面上以后才理解当年泰坦尼克号为什么可以被冰川撞沉。这个冰不是我们生活中普通的冰,它是千年冰,雪不断降落、不断积压形成的,冰中间还夹了一些气泡,又重又硬。

  谈到科考,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南极探险之旅活动要求所有人必须有课题,我当年的课题是研究各种各样企鹅的叫声。我录了好多企鹅的叫声,并发了一篇关于企鹅叫声的研究文章。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企鹅的叫声是低频率的,个体越大频率越低。为什么企鹅要用低频发声?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一般企鹅是雄性照看孩子、雌性捕食,南极一堆一堆的企鹅从海里出来后,无法靠长相来识别, 就靠叫声识别,频率越低传播得越远。

和谐生态的北极


  很多人都问去南北极有没有危险。我可以说,一点儿也不危险,因为科考、探险公司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

  南极没有什么太大的猛兽,不会袭击人。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熊是所有熊类里最愿意主动袭击人的,攻击性比较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允许普通游客率先登陆的,通常会有一艘冲锋艇载着领队到周边先去考察登陆的地方是否有北极熊。登陆后,会有专业领队持枪站岗,一旦北极熊来了,他们有三个步骤,第一先拿石头敲击枪管,因为北极熊没有听过金属声,一听这个声音怪怪的,它会跑掉;如果北极熊不害怕,继续往前走,领队会朝天开枪;如果真的到了一定距离,领队个个都是神枪手,会一枪将北极熊击毙。最近这些年还没有因游客和北极熊之间发生问题而把北极熊打死的。

  在北极,我们要求来看野生动物的团队,必须和动物保持一定距离,比如看海象,要和它们保持差不多15米左右的距离。并不是说它们会伤害到我们,而是如果距离太近的话,它们会紧张,我们要注意爱护野生动物。

  有一种叫作北极燕鸥的小鸟,它是全世界迁徙冠军,每年在北极和南极之间往返,一次往返至少要3万公里。北极冷了就跑到南极去,南极冷了就穿越赤道飞到北极。这种鸟长的可以活到将近20岁,这样它一生要往返20次南北极,世界上没有第二种鸟飞这样的距离。

  在北纬80度,我们能感受到一些变化。第一年到北纬80度的时候还有冰,而且还不错。第二年的时候几乎没有冰了。今年我又去,一块冰也没有,这说明现在冰退后的速度非常快。原先我们在70度的时候还能看到冰,后来到北纬80度,现在到81度、82度才能看到冰,全球气候变化使地球变化加快。

  在北极赫尔巴德群岛的一个鸟山,整座山密密麻麻都是鸟,一处鸟崖有10多万只鸟。为什么这么多鸟都跑到一个地方?因为如果不是这种悬崖峭壁的话,北极熊会去吃它们。它们的卵很神奇。因为要把卵产在鸟崖这么小而且北极有时候风非常大的这种地方,为了适应极端环境,它们的卵跟不倒翁似的,是立着的。

  北极的驯鹿跟北欧、北美的驯鹿不一样。北欧驯鹿角特别大,因为北欧驯鹿成群,雄性之间争斗严重,而北极驯鹿个体数量相对比较少,没那么多动物生存争斗,所以它们的角相对比较小。尤其北极气候比较冷,如果角大的话散热会非常多。北极驯鹿没有尾巴,尾巴也会散热。

  在北极经常可以看到原来的捕鲸设备。难以想象,三百到四百年前北欧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活动就是到极地捕鲸,提炼鲸油,当时绝大多数化工原料都来自鲸油。

  2013年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我们看到了北极熊的尸体,天然死亡的。有人猜测是北极熊吃不到食物饿死了。科考队里有一个北极的科普专家,看到它的爪子、牙齿磨损得很厉害,推测是自然死亡的。通常北极熊没有食物可以活半年左右。来这个地方的人从来不会把北极熊的皮带走,有学者会在它身体里采一些样本,除此之外原封不动放在那儿,慢慢由大自然风化。

  在南北极这样极端环境下,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守纪律,不可以把垃圾留在陆地上,否则,南极和北极公约组织可以禁止你以后再来。

  在北极还可以看到很多老的木质房子。几十年前这个地方可以狩猎,当时的猎人建了这些老房子,也是一道风景。

  带着学生户外探险旅行

  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南极北极都去过了,于是我们开始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探险、体验和学习,这些孩子是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边最顶尖的学生。

  参加科学探险的孩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好学校、好学生、家里不怕花钱、学生有课题。我们希望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出去旅行不是泛泛的到此一游,要好好准备,好好观察、学习,回来要总结、有收获。

  带学生探险,安全非常重要,上船后第一件事是学逃生。现在船的设备已经不太可能撞到冰川了,因为设备非常先进。第一堂课是学下船,从船上到冲锋艇上去。

  有个学生专门研究斯巴尔巴德罂粟。北极的斯巴尔巴德罂粟很小,个体很矮,跟金三角的罂粟是同一个科的。这个孩子2012年获得了上海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还有一个学生研究北极细菌结构。北极没有污染,有很多细菌跟我们这里的细菌结构不一样,他就研究北极这样极端环境下的适冷菌,研究它们的生态适应、结构等。平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做实验。后来因为做科研拿奖被北大录取加30分。

  这样的户外科研旅行对孩子们有两方面帮助,第一,这是他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第二,对他们人生有所帮助,尤其美国一些顶尖大学,特别看重这样的户外科考。

  我们也会让孩子们感受北极的冰川。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远离冰隙,这种冰隙看起来没有多深,但是一旦掉下去非常非常难出来,因为上面宽下面窄,一旦掉下去就会被卡住,而且人的体温会让旁边的冰不断熔化,只能越陷越深,几分钟之后人就冻僵了。

  我们去年还参观了北极的千年种子库,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农作物种子放在里面。如果说地球真的某一天有大的灾难,灾难过后这些种子依旧保存在这里,可以把它们拿出来种庄稼。现在包括中国也在不断往里面保留种子。

  我们还带孩子们参观了舍尔巴德大学,这个学校是全世界最小的学校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学校之一。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在学校的门前有一排枪,每把枪都有锁。每个人的枪都用自己的锁锁上,出去的时候要带着枪。学生老师进学校读书或者从教的第一件事是先学打枪,否则碰到北极熊可能会被吃掉。

  后来我和学生们写了一本书,叫《行走北极》,是我和29个去过北极探险旅行的孩子们写的,非常值得一读。另外,旅行过程中,我们还带孩子们做一些公益活动,去印第安人的学校参观,给他们送一些文具、纪念品。

  有学生问我,科考探险旅行是不是一定要做科考?我说不一定。后来得知,这个学生想到亚马逊去看看当地的饮食。他把沿途所有的包括秘鲁、印第安的菜谱拍下来、记下来。后来,我们书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写当地饮食。其实课题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主要是希望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确确实实通过旅行能够有所收获。

  我人生最喜欢的两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户外旅行能够培养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尤其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当前户外旅游发展现状。

  张树义:户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集旅游、体育、科普、科考、文化、历史、考古等很多内涵于一体,大概有二三十种户外体验形式,包括登山、潜水、露营、自驾车等多种形式。

  近十年,中国的户外才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如果跟欧美户外相比的话,中国户外算刚起步,发展时间并不长,可以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中国的户外目前才达到一年500亿到100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一年达7000亿美元,是我们的几十倍。如果看人均消费的话差距就更大了,中国每年人均在户外的消费3美元,美国是163美元,是我们的几十倍,所以,中国的户外方兴未艾,未来还会有快速的发展。官方现在有一个数据,比较传统的旅游每年以17%的速度递增,但是中国户外的增长速度是40%到45%,比传统旅游增长速度要高很多。

  我们再看一看身边,三十多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刚刚开始有钱,能从北京来一趟上海就觉得兴高采烈,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玩传统旅游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乎跟谁一块、开心就好,并不在乎去哪儿玩、景区是否是5A、酒店是否是五星级,现在整个旅游或者户外的业态在急剧变化。有两个旅游高频人群,一个是退休之后有钱有闲的人,另外一个就是年轻的小白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到此一游。随着整个业态的变化,我认为户外旅游以后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记者:您认为户外科考和旅游是什么关系?如何使二者相得益彰?

  张树义:户外科考和旅游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因为我是做生态学研究的,要跑野外,本身就是旅行,旅行或者旅游有它的乐趣所在。但到现在,绝大多数人出去还是到此一游,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但是回来一问很多东西还是不太知道,或者知道得很肤浅。所以我个人觉得旅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要注入内涵,人们出去不仅到此一游,而且能够学到东西,感悟到东西。

  记得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专门开车去了加州科罗拉多大峡谷。我站在大峡谷边上,那一瞬间我就不舍得走,我在那儿长时间感悟。面对悬崖峭壁,1000米的高度代表着1亿年的进化历史,各个阶段、各种颜色的地质结构,地球如此博大精深。整个地球历时五六十亿年,我们人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要利用好这几十年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我认为旅游要有这方面的导向,才会有真收获。

  所以每一次出去旅游,我都愿意精心地准备,查一些东西,学一些东西、观察一些东西、要问一些问题,希望每一次大规模的出行回来都要写一本书,这本书让大家成为一生的记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记者:近些年在户外旅行的过程中,不免有一些悲剧事件发生,如黄山事件,经过多年的探险考察旅行,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户外旅行您有什么可供参考的建议吗?

  张树义:国家旅游局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在1996年,即中国户外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针对户外经常发生事故有一个面向社会的提示,大家玩户外要注意安全、注意风险等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户外一直有各种各样的悲剧发生。我个人也认为,其实这些悲剧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绝大多数是人为原因,包括准备不足、经验不足、太鲁莽等。当然有设备问题,比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一旦有山难之后马上用直升机救援,中国目前很多地方还做不到。

  针对户外探险,中国户外探险联盟最近也在做一系列培训,尤其是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希望逐渐引导人们朝着科学户外的方向发展。

  记者:您认为户外和休闲的关系是什么?

  张树义:户外和休闲毫无疑问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休闲给人感觉是相对难度低的户外。户外分不同级别,去珠峰一定不是休闲,但是你要玩个帐篷野营是休闲。所以休闲和不休闲要看选择哪些户外活动。有的户外活动比如自驾游那就是休闲,但是如果玩相对更专业的东西可能就变成了有一点点技能和竞赛的情况了,所以二者没有办法分得那么清。如果就喜欢放松自己,到大自然去感悟,那毫无疑问休闲占的比例大。

  记者:近几年,您不仅自己带着课题到户外去考察,并且开始培养孩子们对户外探险旅行的兴趣,通过这几年的长途旅行,孩子们有没有变化呢?

  张树义:我2014年带了十几个孩子去亚马逊,其中最小的十岁。路上我问他为什么要来,他说特别喜欢亚马逊。这时候我要助他一臂之力,我给孩子选课题,教他怎么做科研。有的变化还很明显,有一个成都的小孩,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孩子上进心没那么强,来的时候还是父母陪着来的,等回去的时候便独立起来。通过这趟旅行,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了,并且开始变得积极主动了。因为参观了很多国际顶尖级的学校,于是学习有了目标,知道学习的意义所在,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变得坚强了,这是旅行非常重要的一点。

  记者:科考探险户外旅游人数由少到多,面对这么大的规模,下一步有没有什么打算呢?

  张树义:目前,我们建立了中国户外探险联盟,现在全国有150多家分站,联盟的目的是不断引导人们朝着科学户外探险的方向发展,把看起来很零星的东西在旅行探险的过程中研究清楚,这就是我所说的有科学内涵的户外探险。联盟核心还是要引导大家科学户外。中国旅行走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做出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