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中国休闲三十人】大讲堂:我们为什么要旅游

2015-8-23 14:56| 发布者: 中国国家公园| 查看: 250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主讲人马惠娣 

马惠娣,多年来从事休闲哲学和休闲社会学方面的学术研究。著有《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学的10个基本问题》、《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中国公众休闲生活状况调查》等著述;组织翻译出版了两套“西方休闲研究译丛”。2005年当选世界休闲组织成员;2006年作为首位亚洲学者当选美国休闲科学院成员;2007年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执委及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杨亮 摄)

  入选“中国休闲30人”,对我来讲是一种责任。作为一位学者,就要学以致用,要承担社会责任。我结合自己的旅游感受,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旅游,我们应该怎样旅游。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游客置身金黄色胡杨林中,感受秋色的绚丽

  人需要融入自然

  人类是从猿猴进化来的,要从爬行一点点直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了进化。所以我们知道,人类很早以前就远足、就旅行,这样的行为才能帮助人从爬行动物进化成为直立动物。我们人类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是生物的一种,是自然的一部分。

  现代旅游虽然不是起源于中国,但“旅”与“游”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旅”字有“外出”之意,也含有共同、行得正、走得端之意;“游”字意为从容地行走。所以,古人认为,游谓闲暇无事之游,然者游则不迫遽之意。因此,旅途中要学习、要修行、要劳逸结合、要悠然自得,这是“为什么要旅游”的基本动机。但旅游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升智识与修炼心性,正如古人所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在澳大利亚邦迪海滩,游客享受着沙滩与大海带来的宁静

  我们搞旅游要有一点文化底蕴。孔子周游列国14年,播撒仁、义、理、智、信,他有一个理念: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从这个理念里,我总结出一句口头禅: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孔子周游列国是很辛苦的事情,但他做得很投入,因为他有一种内在的幸福感,因此他在《礼记》中能说出这样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道”的概念,就是要服从规矩,“道”就是规律。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自然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后一切都归到自然。庄子的《逍遥游》,主张“游乎四海之外”、“观天地之大美”。这些理念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独具魅力。

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谷地,一名游客正面对壮美的鱼尾峰安静读书

  懂书法的人都知道董其昌这个人,他是500年前明代的大书画家,现在很多人临帖、学书画都临摹他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都以为是徐霞客说的,其实是董其昌说的。他在一次自己作画之后得出来的心得,写下这样几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搞旅游的人都知道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开篇就介绍他一路艰辛,非常令人感动。他对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多方面有重大发现。我们称他为“游圣”,《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神奇的著作。今天,我们应该看到他背后的心理动机和人格力量。徐霞客是古人给我们树立的楷模,但我觉得我们现在对他的研究、宣传还不够。

  这几个历史人物、历史片断,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旅游?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人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创造欲,这是人们出游的真正心理动机。

  “游”不仅仅是看景观,还要融入自然山水之中。旅游作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需要去践行、去体验、去欣赏,然后有收获。

  中国旅游业现状

  这里我着重讲一讲历史这个概念。旅游过程中,游客大都是游走在文化历史和自然之中。现在有一种观念是:把旧有的东西拆除了,建一个新的,50年后不也是历史吗?这种观念太致命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没有历史。旅游如何面对历史、如何认识历史的价值?不能当儿戏。我们一定要守住历史,历史的价值在于温故知新、知己知彼。时间流走了,智慧留下了。几千年过去了,古人的思想智慧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守住历史,我们的生命中就有了敬畏之情、省身之意,有了精神的洗礼。这一点太重要了。我认为,我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对自然的尊重是不够的。要守住历史、守住传统中的精华,一方面是重新找回先贤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反思商业社会和拜金主义对政府政策、项目规划、市场导向、游客行为产生的误读与误导。

  中国现在是一个旅游大国,但是中国游客和外国游客的旅游方式是不一样的。外国游客的旅游支出中,住宿所占的比重很大,因为他很注重自己旅游的品质,酒店一定要住得舒服。中国游客出去的主要目的是观景、购物,住就是一个晚上,无所谓。当然也和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此外,外国人,尤其是欧洲人,在休闲状态下的消费实际上很大,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常常想,北京的十里长安街,现在可能更长了,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喝喝咖啡、聊聊天、欣赏一下周边环境的地方呢?

  说到中国的休闲旅游市场,我认为问题是不少的,比如带薪休假。带薪休假是从法国兴起的,1936年6月23日国家正式立法,凡是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每年都有两周以上带薪休假。从1936年到现在将近80年了,那会儿的法国难道比现在的中国更富裕?我想不一定。政府一定要大力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为什么要强烈呼吁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说得严重一点,这是基本人权,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是什么?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把文化放在第一位来考虑问题。

  其他的问题包括,旅游的价格太贵,门票总在涨价;旅游项目上存在弊端,景区演出总是“印象某某”,同质化严重,创新很少;现代化的、硬件很好的酒店很多,但这些酒店都有良好的服务吗?

  旅行不仅是吃住行游购娱。要跳出这6个字,要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有世界性的眼光,要与世界接轨。

  普及现代旅游理念是一种责任

  “中国休闲30人”这个活动非常好,说明中国旅游报社有这样一种社会担当。

  我觉得我们的国民,我们的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从此着手,对国民进行现代型旅游、如何旅游这些问题的教育和启蒙。

  比如说这种旅游理念的普及可以走进社区,可以是小一点的地方,但工作一定要做扎实、连续。通过“大讲坛”,普及文明旅游知识。

  旅游,本来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基本的功能是调剂生活、抚慰身心,是人的一种休闲生活、精神需求、文化播种、心性滋养、智性培育的生命活动。如果不从这个高度来认识,中国旅游的可持续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危机。如果说,我们需要培育民族精神(或者说核心价值观),那当由旅游做起。旅游首先是大众的文化生活——这一行为的独特性是既要带出去,又要引进来。因此,旅游是在传递文化与文明,是软实力中的真功夫。

  我不知道是否有“中国特色旅游”的说法。但我个人以为,从大的方面讲,旅游必须服从世界趋势,走自然、淳朴、节俭、低碳、绿色、和谐之路。归根结底,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中。

  道家有云:“神劳则竭,形劳则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我们切不可违背客观规律。

  中国的现代旅游已有35年历史,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个人认为,最值得反思的是:用人性化的思路制定政策;用人性化的思路促进公共服务,要认识到旅游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要均等化服务、平衡化服务;用人性化的思路设计旅游规划,尽量做到返璞归真;用可持续的思想开发旅游项目,强调责任和使命;用多元的思想加强规划论证等。无论如何,这些问题正挑战和考验着我们。

让旅游走上自然低碳之路

冯颖

  

  休闲在阿姆斯特丹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记者冯颖

  记者:您认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该跳出“六要素”的框框。具体而言,您认为旅游业应该向“六要素”之外的哪些方面扩展?

  马惠娣:对于旅游,我们千万不要理解得太窄,旅游的内涵要丰满起来,要能够和整个国际旅游趋势联系起来。比如说中国有这么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什么现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反而有所下降呢?

  要想办法把游客留下来。比如购的方面,不仅要有物质方面的购,还要有文化方面的购,也就是游客欣赏的内容。国外游客来到中国的一个城市,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观察一下中国人的生活,如果没有地方可去,显然是我们的旅游设施配套出了问题。这方面的市场太大了。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太多,消费水平也不一样,需求层次差距太大,奢侈的要坐专机,平民化的则是10天走11个国家,旅途中每人随身带一个大水杯,但舍不得花几块钱喝杯茶。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

  要拓展旅游项目的思路。比如修学游,国外已经开展很多年了,除了科研人员、学生之外,其他人可不可以参加修学游?还有公益旅游、艺术旅游等,都很受年轻人欢迎。这些新产品、新市场,在于我们引导和创新。

  目前,许多国人对旅游的理解过于肤浅,以为旅游就是“吃住行游购娱”的感官行为。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们对旅游者、旅游业者的指导、培训也都局限在这6个字上,而忽略了旅游中的人文性、文化性、精神享受性特征,忽略了旅游行为作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建构、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此外,旅游具有一种明显的教育意义,它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可以培养人的社会态度、社会责任和丰富人的感情,有利于智力、信仰、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国外创造了许多新的旅游形式,诸如艺术之旅、休学之旅、环保之旅、和平之旅、学术之旅、义工之旅、低碳之旅、自然之旅、省思之旅、探险之旅、体育旅游等,这为发现个性与兴趣,提升践行者的精神境界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当代旅游的内涵与外延。

  记者:近年来,中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各界关注。您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文明素质,除了常规的宣传、教育等方法之外,有无其他更有效、更快速的方法?

  马惠娣: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人境内、境外的旅游日趋“井喷”,暴露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让人忧虑。“游山玩水”、“疯狂购物”几乎是我们旅游项目的全部。这些就是产生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根源。

  旅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事业,对个体来讲是全面自由发展自我的行为,因此,必须把旅游与文化、文明联系在一起。讨论旅游,必须超越旅游之囿,即看到旅游与各行各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文化、与文明的联系。

  无论是历史地看,还是以未来的眼光看,“旅”和“游”,都不是与“钱袋子”鼓起来有关那么简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盯着经济效益。

  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游客的其他方面,在国外的公交车上、地铁上、火车上、飞机上,大家都是拿出口袋书来读。那些在旅途中玩iPad、看动漫、玩游戏的,90%以上是中国人。

  记者:相对于旅游来说,休闲无疑是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但在我国现有发展阶段,您认为如何让人们实现并不昂贵、平民化的休闲生活?

  马惠娣:近些年,旅游又嫁接上了“休闲”一词,有人说休闲是“旅游的升级版”。在提倡休闲的同时,不能仅仅注重满足人的感官享受。现在国内平民化、大众化、常态化的项目、设施少之又少。

  事实上,旅游是人的休闲行为之一种,休闲更多地体现在丰富精神生活方面,更注重人在享受休闲过程中自由全面地发展自我。发达国家注重“精神消费空间”的建设,对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运动场、教堂、街区绿地等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而且大多是免费、便利和开放的。一方面,旅游的多样化为人的多元选择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将休闲回归到它应有的价值中来。当下,中国人对旅游中享受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运动场、教堂等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家都一窝蜂地聚集在旅游观光景点中,旺季热门景点出现拥堵的情况必然发生。

  发达国家实施休闲教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什么是旅行、如何旅行、旅行应该获得什么,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业界的商业道德、服务理念有明确的标准。国际旅游组织于1945年就制定了“旅游公约”。政府的管理不能缺位,但也不能错位,“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感受”、“让人从中成长”,这些目的在政府的管理和指导中必须体现出来。专业教育必须突出旅游中的人文性和创造性。

  目前,中国旅游需要“祛魅单一专家”,需要跨学科、跨文化的共同参与,尤其需要人文学科中的营养。将“旅游镶嵌在生活中”,处处是美景,人人是游客。均衡、平等地享受各有特色的旅游生活。从大的方面讲,旅游必须服从世界趋势,走自然、淳朴、节俭、低碳、绿色、和谐之路。归根结底,回归到“天人合一”、“人文气息”的文化传统中。这是政府的责任、教育的责任、专家的责任、商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