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三大理念”助力北京申冬奥

2015-5-29 22:28| 发布者: 中国国家公园| 查看: 220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可以说是北京在新形势下对奥运精神的再次注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呈现了绿色、科技、人文的奥运理念,并且对赛后的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北京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可以说是北京在新形势下对奥运精神的再次注解。

2014年12月,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上,全票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它被认作是未来15年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路线图”,对奥运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改革涉及多方面,国际奥委会这些改革措施的精髓主要体现在降低办赛成本、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吸引全球民众关注等方面。而这与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高度契合,体现出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申委在办赛理念上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也更加坚定了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决心和信心。

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茹科夫在今年3月来京考察时说,北京已经将《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精髓融入到奥运会的理念之中, “你们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世界水平的体育场馆;你们充分利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同时你们还有明确的奥运遗产利用目标。”

以运动员为中心 展现最佳竞技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 对人的价值历来十分重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不仅仅传播了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还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最终,凭借高水准、高质量的硬件条件,为运动员提供标准完备的场馆设施,安全舒适的住宿条件,公平公开的赛事秩序,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了正常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可以更高、更快、更强地挑战人类极限,而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出色服务,也为奥运会参与者提供了满意的人文环境,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多次表示,奥运会作为享誉全球的一项体育赛事,运动员是奥运会组织运行工作中最优先考虑的对象。 “2022冬奥会将是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将更加突出运动员的核心地位,把方便运动员作为首要标准,在训练、竞赛、住宿、交通、餐饮、医疗、文化交流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人性化的服务,促进每个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奉献精彩比赛,实现个人梦想。”

“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申办理念正呈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和“人文关怀”的奥运精神,直观而又深刻地映射和诠释了人与体育、运动与精神的根本关系。这种申奥理念和办赛思路正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强大优势之一。

可持续发展 奥运与城市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也是中国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确立的改革方向。因此,北京冬奥申委表示,2022年冬奥会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举办冬奥会打造北京张家口体育文化旅游带,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创造更多积极、持久的奥运遗产,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

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也正在加快步伐。2014年,北京通过了修订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法制保证。同时,北京还实施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采取了减煤、减排、控车、降尘等一系列环境和大气治理措施。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大幅下降, 2014年空气质量为优天数是93天,同比增幅高达31%;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重污染天数为45天,同比降幅为22%。

在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场馆在赛后的循环利用成为一大关注点。作为“奥运遗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目前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之一。据统计,自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至2014年底,鸟巢已经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40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演活动180余场次,其中参与人数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100余场次,四万人以上的国际顶级赛演40余场次。鸟巢的旅游服务、大型活动、商业开发在经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形成3:4:3的产业格局,场馆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持续的健康发展。2014年12月,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连续两届在鸟巢成功举办,进一步丰富了国家体育场举办冬季滑雪比赛项目的经验。根据规划,北京如果能成功申办冬奥会,鸟巢将成为冬奥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馆,它必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循环利用价值。

在中国,冰雪运动长期以来东北部地区发展较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必将打破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地域局限性,有效推进中国冬季运动的“南北融合”,让中国东部、甚至是是南方的人们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将带动南方城市建设更多的室内滑冰场,进而使冰雪运动成为全民体育健身的重要部分,鼓舞和实现三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借助举办冬奥会的“东风”,冰雪运动可以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得到普及和推广,无疑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精神的有效传播,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理念。

节俭办赛 科学利用奥运遗产

降低奥运会申办和运行成本,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北京冬奥申委也提出了节俭办赛的理念。早在索契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申委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在介绍申办冬奥会的总体规划时就曾表示,“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对现有场馆及设施进行改造之后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只有少量场馆需要新建。”

据了解,冬奥会北京赛区所需的12个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像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篮球馆将进行冰球比赛,水立方游泳中心将举行冰壶比赛,首都体育馆作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场馆,届时这四座场馆都将根据赛事要求进行相应改造。所有新建场馆以满足冬奥会比赛为标准,尽可能采用临建方式或临建与永久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考虑无障碍需求,充分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和赛后利用,力争以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效益,让奥运会更好地惠及公众。同时,北京也多次表态,不会新建酒店,冬奥会的所有住宿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上安排。

正如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强调的一样:“北京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初即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并将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遗产将与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相契合。在保障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市场化运作、合理设置场馆和活动标准、精心编制和严格执行预算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办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