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湿地类型的实际情况;
能与国际湿地局建议的湿地分类系统接轨。
综合考虑湿地成因、地貌类型、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将湿地分为三级。第1级将全国湿地生态系统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自然湿地往下依次分为第2级(4类)、第3级(30类)。人工湿地相对比较简单,往下仅划分第2级,共有12个类。整个分类系统共包括42类。各级分类依据如下:
a)级,按成因进行分类。
b)2级,自然湿地按地貌特征进行分类,人工湿地按主要功能用途进行分类。
c)3级,自然湿地主要以湿地水文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淹没的时间、水质咸淡程度、湿地水源等特征因子。一些较为复杂的湿地类型,还采用了植被形态特征(如沼泽湿地)和采用基质性质(近海湿地与海岸湿地)。
中国湿地分类国家标准 |
1级 | 2级 | 3级 |
自然湿地 | 近海与海岸湿地 | 浅海水域 |
潮下水生层 |
珊瑚礁 |
岩石海岸 |
沙石海滩 |
淤泥质海滩 |
潮间盐水沼泽 |
红树林 |
河口水域 |
河口三角洲/沙洲/沙岛 |
海岸性咸水湖 |
海岸性淡水湖 |
河流湿地 | 永久性河流 |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
洪泛湿地 |
喀斯特溶洞湿地 |
湖泊湿地 | 永久性淡水湖 |
永久性咸水湖 |
永久性内陆盐湖 |
季节性淡水湖 |
季节性咸水湖 |
沼泽湿地 | 苔藓沼泽 |
草本沼泽 |
灌丛沼泽 |
森林沼泽 |
内陆盐沼 |
季节性咸水沼泽 |
沼泽化草甸 |
地热湿地 |
淡水泉/绿洲湿地 |
人工湿地 | 水库 |
|
运河、输水河 |
|
淡水养殖场 |
|
海水养殖场 |
|
农用池塘 |
|
灌溉用沟、渠 |
|
稻田/冬水田 |
|
季节性洪泛农业用地 |
|
盐田 |
|
采矿挖掘区和塌陷积水区 |
|
废水处理场所 |
|
城市人工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 |
|